作者:陳啟明   彰化縣員林鎮青山國小教師


壹、前言


隨著時代腳步正式邁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的世界也正逐漸由「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取代了原有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在這波經濟趨勢的大轉變裡,不僅使得「知識經濟」成為了當前舉世矚目的新觀念,更對原有的知識生產單位---教育界,產生了空前的衝擊與震撼。在「知識經濟」時代裡,最大的轉變乃是人類累積財富與競爭力的基礎,不再是「土地」或「資產」,而是奠基於個體對「知識」的有效創新與管理(楊朝祥,民90)。換言之,未來國家或個人的競爭力,將取決於其對「知識經濟」的核心---「知識」的掌握、擁有、創新、轉化與分享的能力。


然而,未來的國民該如何才能掌握「知識」,進而做好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準備呢?則「教師」將是個重要關鍵點,因為國家人才的培養,往往取決於「教育」;而教育的好壞,又需倚靠「教師」。因此,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產業第三波革命,身為教育基層工作者的教師們,除了應及早正視此一巨大衝擊所可能帶來的影響之外,更需設法掌握未來的教育趨勢,以便提前因應與預作準備,並進行各項適時的調整,如此方能擔負起培育國家「未來戰士」的重責大任。為此,我國教育部從九十學年度開始,便積極推動以「開放」和「創新」為核心精神的九年一貫課程,其最終目的莫不希望藉以培養國民具備「帶著走的基本能力」,進而提升我國在未來世界舞台上的強大競爭力。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已逐漸成為未來教育所應努力追求的重要課題,因此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除了設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以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外,更應早日體認在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新」能力所佔有的重要性,並積極培養自我創新教學能力,如此方能符合時代脈動,扮演好「新好老師」的角色。


 


貳、「創新教學能力」與教師之關係


由於「教育」是國家培養未來人才的搖籃,因此和未來時代潮流的脈動一直保持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使得任何一個想要在未來世界舞台佔有一席之地的國家,莫不積極設法掌握未來時代的趨勢與特性,以便及早採取適當的調整方案與因應措施,如此方能造就出具備良好競爭力的未來國民。基於此種理念,現代教師們若要能有效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衝擊與釐清未來教育的趨勢,首要之務將是設法掌握「知識經濟」的核心精神。然而,「知識經濟」的核心精神究竟為何?我們可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說過一句名言---「知識經濟的燃料是科技與知識;知識經濟的精神則是冒險和創新」(詹棟樑,民91)中,加以領會。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非常重視「創新」和「知識」的精神,而此核心精神更正好和我國目前正如火如荼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精神---「開放」與「創新」,不謀而合。因此,身為一個基層教師,我們必須體認:無論你身在何處,更無論你擔任何種工作,未來的power都將來自於個體本身的「創新」;也就是說,在未來屬於「知識經濟」的世界裡,我們唯有不斷地創新與尋求突破,才得以讓我們的競爭力永續發展。


正因為如此,所以政府在這波教育改革的浪潮裡,便嘗試以「九年一貫、教學創新」為主軸,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透過國民中小學課程內容的改革,帶動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與評量方式的徹底轉變,讓我們未來的國民教育能不斷創新,以充分掌握、完全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精神,並培養學生成為具備新世紀創新能力的未來戰士。


如此一來,「創新」不僅成為了國家在知識經濟發展成敗的關鍵,更是未來教師們所必備的基本能力與觀念。因此,對於身為知識工作者且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而言,為符合時代的脈動並達成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目標,則唯有隨時接受新資訊並積極培養「創新」的教學能力與觀念,才能夠培養出有思考判斷、能創造並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新世代國民。


 


參、培養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策略


雖然在「知識經濟」時代裡,國民是否具備「創新」能力將是決定國家未來發展能否成功的關鍵。然而,國民的「創新」能力該如何培養呢?由於教育是培養國民基本知識、激發國民創新能力的搖籃,而影響教育品質的關鍵則是教師。因此,為培養能不斷創造、傳遞與應用知識的優秀人才,政府一方面除了積極推動教改來提升國民素質外,另一方面更應致力於教師創新能力的養成,如此方能培養出具有創意的新世代國民。以下,本文將試著從「教師」與「學校」兩方面,分別提出培養未來教師創新教學能力之參考策略( 黃秀 君,民90;黃恆南,民78):


一、在「教師」方面


(一)在心態上


一般而言,人類通常之所以無法產生具有創意的想法與行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人類的心智常受到固有習慣的束縛而不自知,因而經常維持一成不變的想法而無法「別出心裁」。尤其是當教師們長期生活在被外界視為保守、傳統與封閉的教育界裡時,其思考模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舊有習慣和觀念給制約、束縛而不自知。因此,現代教師如想培養「創新」能力,則首要工作應是設法去除心中的「絆腳石」,並跳脫傳統思考的框架,進而打開心智的禁錮,讓思緒更加寬廣、自由,如此才能讓「創新」能力在你我心田中落腳、萌芽並茁壯。至於有哪些傳統思考的框架或「絆腳石」是需要我們加以揚棄的呢?以下便舉出幾個例子參考:


1、凡事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原本,人類原始的心智思考方向,是自由自在、天馬行空而不受拘束的。然而,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方式裡,考試往往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影響下,使得「凡事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想法便逐漸成為了人類潛意識當中,牢不可破的一種習慣。也就是因為這種單一答案的思考習慣,使得往後當我們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時,往往只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後,便會立刻習慣性地自動停止更進一步的嘗試、思考與追求;甚至,造 成許多 老師在面對既有的思考形式與教學模式等時,或許是因為懷疑,也或許是因為擔心自己無法找尋出另一個「正確答案」,導致不敢輕易嘗試改變或時常半途而廢。而這樣的一種習慣,正是妨礙人類創新的重要關鍵。


2、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在傳統思想與文化的影響下,經常在無形之中灌輸孩子們要有「避免犯錯」的觀念,甚至要求我們往後不可隨便犯錯。但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卻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人類成長的歷程中,適度犯錯將有助於個體的成長發展,而且也能培養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反地,如果我們因為太過嚴守「不可犯錯」的信念而不敢輕易嘗試冒險與創新的話,則不僅會讓我們失去嘗試並獲得經驗、自信與成功的機會,更會扼殺了人類嘗試創新的天賦本能。


因此,在「適度」與「可行」的範圍下,我們應該勇敢的去嘗試任何事情並「預約失敗」、「享受失敗」,進而「掌握失敗」。這樣一來,或許會使得我們的失敗次數稍稍增加,但相對的,卻也大大提升了我們成功的機會與創新的能力。


3、做人做事要循規蹈矩


基本上,「創新」的本質就是希望人類能「別出心裁」和「與眾不同」。因此,「創新」本身不僅具有建設性,更具有破壞性與革命性---鼓勵人類向既有的現況與規則挑戰與突破。所以在人類的教育過程裡,該如何在「創新」與「循規蹈矩」之間尋求一個理想的平衡點,往往困擾著大多數的教師與家長們。


此外,由於國人長期受到中國古代傳統思想與民族性的薰陶與影響,在中國人的社會裡,一個循規蹈矩、事事聽話的人往往會比一個時常標新立異、有強烈個人主見的人更受到團體的歡迎與肯定。這樣的文化,因而使得大多數的人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困擾與他人異樣的眼光,往往會寧願選擇遵守規則而不願挑戰規則---那怕這些規則或許是早已不合時宜或不盡合理。


因此,我們若要克服這樣的束縛,一方面除了要不定期的常常自我反思和檢視舊有觀念與習慣,看看這些舊觀念與習慣是否仍具有意義與幫助外,另一方面,也應將過時或不合潮流的規定,加以適度的修正或排除,以便讓我們的創新能力有展現與發揮的空間。


4、我是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


在過去,由於受到人們普遍對「天才」迷思觀念的影響,使得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迷思觀念,那就是---「創新」就等同於「資優」,而「創新」能力也往往只有在發明家或資優生身上才會有。正因為有許多人普遍存在著這種迷思,使得大多數人在抱持著「自己不是資優,所以沒有創新能力」的預期心理下,慢慢的讓自我的創新能力逐漸給放棄與埋沒了。


其實,「創新」本身是一種強調「與眾不同」、對事物能持多種角度去觀察的態度與能力,所以擁有「創新」能力並不是「天才」的專利,更不是一種天賦的能力,而是一種可以經由後天努力來培養的能力。因此,對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實在不應妄自菲薄或劃地自限,只要我們從內心相信自己擁有「創新」能力,再加上努力的充實相關知識與付諸行動,則擁有創新教學的能力,將不是件難事。


  (二)在積極做法上


1、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由於「知識」是個體進行創造的基本素材,因此無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識,均對人類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所助益,正所謂「唯有博,才能深專;只有專,才能真博;博專結合,才可能有創造」(轉引自 黃秀 君,民90)。因此,本著「創造源於飽學」的精神,倘若教師想培養創新能力,個人認為首要之務將是「努力學習和廣泛閱讀,以累積進行創新所需的知識」;換言之,教師應培養大量閱讀的習慣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觀念,多多累積自我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在個人知識「博學」與「專精」的基礎上,充分累積創新的能量,進而表現出創新的能力。


2、養成每日思考的習慣


一般而言,個體要有創新能力的基本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個「靈活的腦筋」。因為倘若個體沒有靈活的頭腦,則要擁有好的智慧與創新能力將變得非常困難。因此,教師應養成善用自己思考能力的習慣,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應該主動針對周遭各種問題動動腦筋、想一想,並經常對這些問題作批判思考和結論,尤其是對某些還沒有結果或解決方法的問題,更應做鍥而不捨的思考與探索,如此一來,相信必會對個人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極大的助益。


3、建立開放討論與尊重他人的態度


過去在封閉的教育體系裡,具有自主意識並勇於表達個人意見的人,常被視為「異類」,而造成個體在有意無意間,成為了被打壓的對象。但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個人多元智慧與能力的展現,也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因此,教師在教學或討論時,如能稟持著開放與尊重的態度,不僅有助於彼此意見的表達與思想的激盪,並且更能讓個人的創新能力得以自由揮灑,進而達到提升創新能力的效果。


4、培養敏銳的觀察力,並養成隨時發現疑問與探索真相的習慣


長久以來,人類大都習慣於利用「五官」去感覺、察覺周遭各種事物的特性,以初步發現、確定問題所在之後,再設法運用頭腦來加以仔細分析與思索解決之道。因此,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不僅腦筋比較靈活,而且在探究有趣事物上,更具備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大的好奇心。


所以,教師要培養創新教學能力,除了要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以外,更需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如此方能敲開創新之門。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養成隨時發現疑問與探索真相的習慣,多鼓勵自己發問,以盡情揮灑、培養自己的創意。


 


二、在「學校」方面


(一)落實「知識管理」,建立教學創新機制


由於「教育」是屬於腦力密集的工作,更是以「知識傳授」為基礎的事業,因此,教師的專業知識往往就成為了學校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正因為如此,所以面對未來知識爆發的時代,學校一方面除了要設法鼓勵教師參與進修,以提升本身的專業知識外,另一方面則應加強落實「知識管理」的工作,讓教師們能彼此分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這樣不僅可以將原本儲存在教師腦海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讓知識得以流通與整合,更可藉以建立教學創新的機制,提供教師一個創新教學能力的良好環境。


(二)營造教師專業社群,強化教學創新動能


未來是一個屬於「分工合作」的時代,個人「單打獨鬥」的觀念與作法將不再適用於屬於「知識經濟」的未來社會。因此,學校應設法帶領教師摒棄以往「單打獨鬥」與「班級王國」的觀念,積極營造屬於教師們的專業社群與專業對話機制,如此不僅可藉由教師專業社群的團隊學習與專業對話來建立團隊合作機制,讓各教師們彼此的教學經驗得以進行分享與創新,而且更可利用辦理創新教學觀摩、學校本位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對話等研習活動的機會,促使教師創新教學的經驗得以分享與流通,進而達到教師教學創新的意願與能力。


(三)建立合理績效評鑑制度,以提升創新教學


長久以來,學校內部在教師評鑑制度上,一直缺乏合理與公平的績效評鑑制度。正因為這套合理績效評鑑制度的缺乏,不僅使得學校教育生態逐漸形成「一灘死水」與「反淘汰」等奇特現象,而且更大大降低了大多數教師追求教學專業成長的努力與意願。因此,若要培養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在學校制度上,應積極設法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開與合理的績效評鑑制度,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學校教學品質的提升,另一方面更可以讓那些有心致力於教學創新的教師獲得應有的獎勵,進而提升教師培養創新教學能力的意願與品質。


(四)塑造一個有利於培養教師教學創新的學校文化


通常在一個空間裡,個體與環境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說,個體可以建立良好的環境,而環境也可以影響個體的成長。因此,要培養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則塑造一個具有「開放」、「創意」、「溫馨」、「多元」、「尊重」等優質學校文化,將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教師所處的學校文化,是屬於積極正向的優質學校文化,則教師不僅會樂於進修與學習、樂於與他人分享教學經驗,更會勇於創新和敢於嘗試,如此將對於教師培養創新精神與能力,具有莫大的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